索引號 | 1312312345/2022-25574 | 統一登記號 | HYCR—2022—01020 | 文號 | 衡政辦發〔2022〕32號 |
公布時間 | 2022-10-18 | 來源 | 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信息有效期 |
衡政辦發〔2022〕32號
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機關各單位,駐衡國省屬單位: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糧油安全的重要指示和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奮力開啟衡陽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篇章,推動全市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中國油茶第一強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68號)關于科學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改農經﹝2020﹞1753號)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南省財政支持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湘政辦發〔2021〕33號)精神,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關于保障糧油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培育壯大千億級油茶產業,推進全市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油茶大市”向“油茶強市”轉變,打造“中國油茶第一強市”目標,為建設國家區域重點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貢獻力量。
(二)基本原則。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集聚產業發展合力;堅持突出重點、攻克難點、精準施策,突破產業發展瓶頸;堅持科技創新、機制創新、融合發展,激發產業發展活力;堅持做強品牌、延伸鏈條、多元經營,提升產業綜合效益。
(三)發展目標。推動全市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由“油茶大市”向“油茶強市”轉變步伐,打造“中國油茶第一強市”,實現衡陽油茶 “引領全省、影響全國、走向世界”目標。到“十四五”末期,全市油茶林面積達500萬畝,油茶產業年產值到500億元,茶油年產量達12萬噸,力爭日化、美妝、有機生物等油茶衍生產品附加值占整個產業鏈70%以上。
二、重點工作
(一)高質量推動油茶資源培育。堅持規劃引領,科學發展生產,有效利用林地資源新造豐產林、改造低產林和發展林下經濟。鼓勵利用自留地等零星空地栽植油茶,積極拓寬油茶發展空間,統籌推進油茶新造、低改適度規模集約經營。高效實施“種苗工程”,優選育苗品種,創新培育體系,提升育苗水平;鼓勵大苗栽植,促進油茶生產標準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約化;實施油茶“示范工程”,按標準、分類型,打造示范基地,創建油茶產業園區。(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發改委、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水利局、市工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等)
(二)高質量推動油茶加工利用。遵循油茶資源現狀,整合生產加工資源,鼓勵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培育壯大油茶龍頭企業,打造油茶產業園區、產業集群。加強油茶果初加工和茶籽倉儲能力建設,創建國省級建設標準。支持規模以上基地購置油茶果初處理設備。加大生產機具購置補貼力度,完善油茶產品的冷鏈、倉儲物流和交易平臺等配套設施建設。引導茶油小作坊升級改造,規范經營行為,加強加工和市場流通監管,促進資源有序合理利用。建立茶油生產加工“賦碼溯源”機制,提高生產加工透明度,推動茶油生產加工與食療康養融合發展。(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等)
(三)高質量推動油茶鏈條延伸。推動油茶精深加工,鼓勵企業對茶油主產品、茶枯、茶殼等附屬產品精深加工開發,支持企業開展茶油美妝、茶油醫藥、茶皂素洗滌、茶粕有機肥等研發,延伸產業鏈條,鼓勵開展油茶加工剩余物回收和再次深加工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提升產品附加值。(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林業局、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等)
(四)高質量推動油茶標準體系建立。強化建設標準,著重圍繞油茶良種培育、高產栽培、精深加工等方面,以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為目標,科學建立油茶全產業鏈質量標準體系,規范油茶經營生產管理過程,創建油茶產業生產發展“衡陽標準”示范模式。健全油茶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確保茶油品牌質量安全。(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工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等)
(五)高質量推動油茶品牌打造。堅持品牌出效益,持續打造“衡陽茶油”公共品牌,構建特色品牌集群,加快“地理保護證明商標”申報,推動建立“衡陽茶油”授權賦碼體系,推行溯源監督機制,加強質量誠信建設。逐步構建以“衡陽茶油”公用品牌為引領,地方區域特色品牌、企業知名品牌為一體的品牌體系。大力培養龍頭企業,支持企業打造具有行業引領地位的卓越品牌,提高市場品牌占有率。大力推進油茶企業上市,支持企業戰略投資合作,引導企業通過聯合抱團、參股控股等方式做大做強。(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等)
(六)高質量擴大油茶宣傳影響。注重開展“衡陽茶油”公共品牌宣傳與推介,結合地方特色每年定期舉辦油茶相關節會宣傳推介活動,積極參加國內大型展銷會,不斷擴大影響力,提高“衡陽茶油”知名度。加強與主流媒體、一線平臺等深度合作,持續開展多形式品牌宣傳活動,構建油茶產品線上線下銷售體系,推動油茶產品銷售,走向國際市場。扶持衡陽茶油體驗館走進一線城市,引導茶油消費導向。(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林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文旅廣體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等)
(七)高質量推動油茶平臺發展。推進國家級平臺建設,加快建立國家級油茶交易中心,構建多位一體的國際化產地銷售專業平臺,實現資源集聚,引領產業發展;加快國家油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湖南)建設,為衡陽、湖南及周邊省市油茶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有序推進中國油茶博覽園建設,打造集種植、休閑、觀光、科研等油茶綜合體。(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縣市區人民政府等)
(八)高質量推動油茶科技創新。圍繞油茶關鍵領域、前沿技術、重點難點等方面開展研究,有效發揮油茶博士后工作站作用,構建科技創新學研一體化技術創新體系;加強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對制約油茶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實施科技攻關,加快形成技術成果并轉化應用;實施“人才雁陣”行動計劃,強化人才培養,建立一支專業人才隊伍。充分發揮企業作為科技創新主體作用,鼓勵企業開展科研合作,創建企業標準體系,推動科研成果轉化。開展智慧油茶建設探索,逐步實現管理智能信息化、生產指導精準化建設,不斷提高油茶全產業鏈科技含量。(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等)
(九)高質量推動油茶金融服務。積極搭建油茶金融服務一體化平臺,優化油茶金融服務。有效發揮市財政油茶產業發展基金,用于貸款貼息、銀行信貸風險補償、農信擔保作用。結合油茶生長特性,持續開發油茶金融產品,拓寬油茶貸款渠道,不斷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積極探索打造融資投資平臺公司,與社會資本、油茶企業龍頭融資合作。(責任單位:市金融辦、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市林業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等)
(十)高質量推動油茶鄉村振興。將油茶產業納入全市鄉村振興整體規劃布局中,大力發展油茶林下經濟和復合經營,挖掘油茶生態、文化等多種功能,促進油茶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產業等深度融合。進一步夯實油茶助力鄉村振興基礎,使油茶成為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鼓勵油茶龍頭企業、合作社助力鄉村振興,探索開展多形式發展集體經濟模式,打造一批具有油茶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基地。(責任單位:市鄉村振興局、市林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旅廣體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把油茶產業發展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壓實工作責任,突出油茶在全市農業產業發展首位戰略位置。加強油茶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領導作用,充分強化油茶產業化建設項目推進專班統籌協調功能,切實發揮各級油茶產業主管部門職責職能,加強各級油茶產業日常管理。(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等)
(二)加強財政支持。各縣市財政要充分發揮財政在油茶產業發展中的引導作用,加大對油茶產業扶持力度,安排油茶產業專項資金。市財政在往年的基礎上逐年增加油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種苗研發、示范基地建設、初加工和倉儲、科技創新、平臺發展、品牌宣傳、貸款貼息、金融風險補償等工作。統籌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向油茶產業傾斜。設立油茶產業發展基金,建立油茶產業融資平臺,拓寬市場資本渠道,促進油茶產業資金有序流動。(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林業局、市發改委、市農業農村局、市金融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等)
(三)加強督查考核。完善油茶產業發展考核機制,持續將油茶產業發展列入市委、市政府對各縣市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定期開展油茶產業建設先進單位評選,對年度先進單位予以通報表彰。健全定期督查和持續跟蹤制度,嚴肅責任追究約談問責機制。(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林業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等)
本文件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0月14日
(此件主動公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