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
湖南突出抓好電力、算力與動力“三大支撐”,電力保障算力、算力促進動力,“三力”一體發力,筑牢高質量發展堅實基礎。全國兩會期間,在湘全國人大代表、住湘全國政協委員和湖南廣大干部、群眾、企業家圍繞“三力”建設建言獻策。
電力支撐為先,賦能保障發展
全國兩會期間,湖南代表團以全團名義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出《關于支持湖南能源建設的建議》。
“能源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比珖舜蟠?,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孟慶強說,湖南以“電力支撐”為先,加快電源建設,構建堅強電網,電力能源體系實現跨越升級,整體供電能力超過4000萬千瓦。
特高壓工程在湖南度冬度夏用電高峰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祁韶特高壓、南昌至長沙特高壓、荊門至長沙特高壓工程相繼投運。當前,“寧電入湘”工程加速推進,建成后預計年送電超400億千瓦時。
孟慶強表示,“寧電入湘”工程能夠實現能源資源更大范圍的優化配置,也將有力帶動智能制造、工程建設等上下游產業發展,對落實國家“雙碳”戰略部署和促進湖南、寧夏兩地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比珖舜蟠?,湖南省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種衍民表示,衡變公司研發生產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輸變電裝備,創造了36項世界第一、104項全國第一,將緊緊圍繞湖南省電力發展規劃,繼續加大電力設備研發生產,夯實湖南特高壓建設基礎,服務好湖南電力建設發展大局。
可靠的電力支撐和優質服務,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基礎?!坝秒姛?、避暑、取暖,鄉親們用電越來越安全方便?!比珖舜蟠?,湖南省古丈縣默戎鎮牛角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龍獻文說,對于鄉村產業來說,電力保障同樣重要。茶產業是村里的特色支柱產業,茶葉生產全部用電,既環保又高效。目前,村里還安裝了電動汽車充電樁,基礎設施過硬,游客越來越多。
強化算力支撐,推動“數實融合”
“滴——”伴隨著鳴笛聲,一輛載滿銻礦的無人駕駛運輸機車緩緩啟動,順利將礦石運到2.3公里外的礦倉。這是湖南辰州礦業的“5G+智慧礦山”項目,采礦、運輸等全流程實現無人化、智能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算力是核心驅動力?!昂下撏嫿ā?+4+12+X’算力中心布局,為長江中游省份提供數字經濟發展核心生產力?!焙下撏ü究偨浝須W陽恩山介紹,通過建設算力中心和新型數據中心,搭建區域內、區域間低時延高質量算力承載網絡,為推動湖南“數實融合”構建堅實算力底座。
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產操作系統第一股”,以推進國產化安全應用為使命,持續迭代演進操作系統產品,助力“神舟”上天、“遠望”出海、“北斗”組網。
“一個安全可靠、持續演進的操作系統,是未來算力服務持續發展的保障?!比珖舜蟠?、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濤表示,加快推進國產操作系統產業化高質量發展,應在全國統一大市場下匯聚更多企業創新力量,加快安全可靠操作系統標準認證推廣,構建“統一生態”,掌握產業發展主動權。
加快推動“數實融合”、促進制造業向高端化轉型升級,湖南近日啟動“智賦萬企”行動,重點實施十大工程,力爭用3年時間,推動70萬家企業上云、4萬家企業上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在規模工業企業中普及率達50%。
作為湖南首個本土培育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企業,中電互聯面向電子、鞋服、機械等14大行業和9大領域形成54項系統解決方案,為產業鏈數字化升級賦能。
中國電子總經理助理、中電互聯董事長朱立鋒表示,公司將持續提升支撐能力、強化供給水平、建設轉型標桿,研發一批湖南產業發展亟須的工業軟件、智能裝備,打造一批面向中小企業轉型的“小快輕準”產品和服務,為湖南構建數字經濟發展新生態注入更大力量。
產學研用結合,釋放創新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根本上說,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
以科技創新為主要代表的動力支撐,是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源泉。全國人大代表、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板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歐云飛認為,開辟新賽道,意味著滿足人民高品質生活新期待,滿足市場發展新需求。眼下,企業正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力,研發生產更先進的鋼鐵新材料,讓新能源車更安全、更輕量化、性價比更高。
歐云飛說,搶占新賽道需要企業前瞻性進入,開展深度研發。以車門制造為例,以往需要二三十道工序,現在公司生產的一體化門環,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大大壓縮了車門制造的時間與材料成本。
“在新能源領域需建立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自主創新平臺,集中力量攻克新能源產業集群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比珖f委員,民建湖南省委會副主委、長沙理工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楊洪明介紹,年前,長沙理工大學與北京一家企業簽訂了釩電池相關儲能技術轉讓合同。
創新驅動發展,要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楊洪明建議,加速構建新能源產業鏈“閉環式”穩健生態圈,開展能源供給、輸送、消費關鍵技術研發以及人才隊伍建設、成果轉化全方位工作,實現新突破和新跨越。
“要在更廣闊的領域,營造自主可控的生態體系?!北揉徯强萍加邢薰緞撌既酥懿┪慕榻B,企業在多所高校打造了智能制造和車路協同等系列開源創新實驗室,將多個實際應用場景在大學課程中還原。比如在一間教室里打造車路協同實驗室,老師和學生非常方便地進行道路和交通標志識別、3D地圖創建、避障、路徑規劃等算法研究和實驗測試。
從算法研究到測試實驗、實際應用,從底層算法到上層技術,助力培養更多掌握自主軟件算法平臺技術的人才。周博文期待,我國逐漸構建起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平臺,解決更多“卡脖子”難題。
(參與采寫:劉笑雪陳奕樊唐亞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